十二篇範文好難温?Tutor Circle 尋補 小編整理了十二篇範文之一的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全文語譯、重點注釋、主旨、段落大意、文章特色及修辭手法等範文分析,方便DSE文憑試考生溫習,一文看清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文章溫習重點。
Tutor Circle 尋補有大量中文科DES成績5或以上嘅上門補習導師,幫你一齊過五關斬六將!
目錄
1. 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全文語譯
自余為僇人,居是州,恒惴慄。其隙也,則施施而行,漫漫而遊。日與其徒上高山,入深林,窮迴溪,幽泉怪石,無遠不到。到則披草而坐,傾壺而醉。醉則更相枕以臥,臥而夢。意有所極,夢亦同趣。覺而起,起而歸。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,皆我有也,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。
自從我成了受罰被貶,謫居在永州以來,時常擔憂和害怕。有空閒時,便慢慢地行走,漫無目的地到處遊玩。我每天都和朋友上高山,走進樹林深處,走過曲折的小溪,有幽靜的泉水和奇特的山石,沒有甚麼遙遠的地方沒有到過。到達地方就撥開雜草坐下,傾倒出壺中的酒,喝至醉醺醺,喝醉了便互相枕着身體躺下,睡着了便做夢,心中想到那裡,在夢時也可以去那個地方。睡醒了便起來,起來便回家。還以為永州所有形態奇特的山水我都已經遊覽過,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奇特。
Copyright © 2024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Copyright © 2023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坐法華西亭,望西山,始指異之。遂命僕過湘江,緣染溪,斫榛莽。焚茅茷,窮山之高而止。
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為我坐在法華寺的西亭,所以望到西山,才指着它,稱它奇異。我於是命派遣僕人渡過湘江,沿着染溪而上,一路砍伐雜亂叢生的草木,焚燒茅草和茂盛的草木,一直到了西山山頂才停下來。
攀援而登,箕踞而遨,則凡數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。其高下之勢,岈然窪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攢蹙累積,莫得遯隱。縈青繚白,外與天際,四望如一。然後知是山之特出,不與培塿為類,悠悠乎與顥氣俱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與造物者遊,而不知其所窮。
我們一路攀登上山頂,到了山頂就席地而坐,隨便伸開雙腿,盡情眺望遊覽,附近幾個州的土地,都好像在我們的坐蓆下面。周圍高低起伏的地勢,凸起的高山好像螞蟻封巢的小土堆,凹下的深谷好像洞穴;眼前只有尺寸的土地,其實已有千里的距離,遠處的山擠逼、堆積在一起,全都逃不出我們的視線。青山和白水互相縈繞,和遙遠的天空相連接,從四邊望過去都是一樣,與天空相接。這時我才知道這個山獨特出眾,不與一般小山丘為同類。它廣遠浩渺地,與天地間的大氣混為一體,而沒有邊際;它廣闊壯觀地與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共存,而無法知道它的盡頭。
引觴滿酌,頹然就醉,不知日之入。蒼然暮色,自遠而至,至無所見,而猶不欲歸。心凝形釋,與萬化冥合。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,遊於是乎始,故為之文以志。是歲元和四年也。
拿起酒杯倒滿了酒,喝到進入了醉鄉,連太陽下山也察覺不到。只見灰暗的暮色從遠處移至,直到天黑得甚麼也看不見,我仍然不想歸去。我的心神凝聚,形體得到解脫,忘掉自己的存在,不知不覺間和萬物融合為一體。這時才明白我以前還不算遊玩過山水,真正遊玩山水是從這次開始,所以便寫下本文以作記錄。今年是元和四年。
2. 重點注釋
原句 | 注釋 |
自余為僇人 | 罪人 |
隟 | 指空閒時間 |
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 | 不同 |
始指異之 | 奇怪 |
窮山之高而止 | 窮盡 |
斫榛莽 | 指雜亂叢生的荊棘灌木。 |
焚茅茷 | 指長得繁密雜亂的野草。茷,草葉茂盛。 |
岈然窪然 | 高山深邃的樣子。岈,《廣韻》:「岈,蛤岈,山深之狀。」 |
岈然窪然 | 深谷低洼的樣子。「岈然」承「高」,「窪然」承「下」 |
攢蹙累積 | 聚集在一起。 |
攢蹙累積 | 緊縮在一起。 |
引觴滿酌 | 拿起酒杯。 |
引觴滿酌 | 斟滿酒。 |
3. 主旨及段落大意
3.1 主旨
記敘作者發現及遊覽永州西山的經過,以及登山和在山上宴遊的樂趣,並借描繪西山的獨特之景,暗喻自己不與世俗同流的情操,表達了期望與大自然冥合,不受拘束,達至逍遙之境的思想。
3.2 段落大意
第一段 | 作者被貶永州初期,常憂懼不安,因此寄情山水,表示自己在發現西山前自以為已遊遍永州山水,但未知西山怪特之處。 |
第二段 | 作者發西山的經過和率眾登山的情形。 |
第三段 | 作者受西山氣象的感染,體會到宇宙無窮無盡的道理,因而開懷痛飲,頹然就醉,至日暮仍不願離開。 |
第四段 | 作者認為西山之遊才是遊覽山水的真正開始,並交代本文的寫作日期。 |
4. 文章特色
4.1 借景抒情
- 以「西山」暗喻自己孤高、超然不群的性格;以「培塿」暗喻那些小人,自己與小人絕不會同流合污
- 以「蒼然暮色」暗喻朝廷中的惡勢力不斷擴張,致使他被眨至永州,不能為朝廷效力。「而猶不欲歸」,中的「歸」是返回朝廷的意思。現「不欲歸」,是因為被眼前美景所吸引,或是奸臣當道,所以不想回去。
4.2 互相呼應
- 「心凝形釋,與萬化冥合」與「恆惴慄」相呼應
- 「望西山,始指異之」、「然後知是山之特立」、「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,遊於是乎始」
- 「於是乎始」與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」相呼應
5. 修辭手法
修辭手法 | 例子原文 |
對偶 | 施途而行,漫漫而遊 悠悠乎與顥氣俱 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與造物者遊,而不知其所窮。 |
頂真 | …無遠不到。到則披草而坐,傾壺而醉。醉則更相枕以臥,臥而夢。意有所極,夢亦同趣。覺而起,起而歸。 |
借代 | 青=山 白=水 原文:縈青繚白 意思:山水糾繆 |
參考資料:香港教育局
「十二篇範文」語釋及分析
- 司馬遷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- 《論語》〈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〉
- 孟子《魚我所欲也》
- 荀子《勸學》(節錄)
- 莊子《逍遙遊》
- 韓愈《師說》
- 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
-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-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
- 蘇洵《六國論》
- 詩詞-唐詩三首
- 詩詞-詞三首
其他人還看了……
中學排名 呈分試 升中面試 英文補習
大學收分 Jupas 副學士 DSE筆記
大學五件事 私補價錢 Ocamp 暑期工
生日好去處 IQ題 任坐Ca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