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音樂治療,你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?聽音樂?音叉療癒?如果你不懂得樂器演奏,或未有考取相關樂器資歷,又能否成為音樂治療師呢?今日 Tutor Circle 尋補 就找來了社企國際音樂治療中心(IMTC)的創辦人註冊音樂治療師Kingman 鍾敬文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成為音樂治療師的路程,以及拆解大眾對於音樂治療的7大迷思!
Kingman到外國追夢成音樂治療師
Kingman鍾敬文自小喜歡流行音樂,15歲就開始夾band和寫歌,但從未接觸過古典音樂,夢想是成為音樂治療師,透過寫歌來感染自己、感染他人。於是他決心到澳洲追夢,修讀澳洲昆士蘭大學的音樂及心理學學士課程,兼升讀音樂治療碩士課程,再考取註冊音樂治療師牌照,並在2013年創辦了社企「國際音樂治療中心」。回港初時,Kingman曾在其他機構工作,但工作範疇主要是負責幫小朋友做專注力訓練,教他們做補充練習,與他期望的「音樂治療師」出入頗大。為了可以告訴其他人音樂治療的功效,以及真正幫助其他人,他希望透過創辦社企,與其他理念相近的社福機構合作,幫助患有癌症、中風、情緒困擾復康人士等有需要人士,解決社會上的問題。
網上音樂治療 幫助難以離家的受助者
雖然疫情影響生計,但對社企來說,或者是個轉捩點。一場疫情,不論是大公司,還是社企都面對不少挫折,Kingman亦直言團隊有壓力,但同時亦提醒了他們要以受助者需要為先,之後再思考「賺錢」一事。在疫情期間,他們考慮到有不少長期需要接受復康訓練的受助者,於是聯絡大學和NGO,希望用拍片/Zoom等網上形式做治療,「這是個新趨勢,因為有部分癌症患者或者受情緒困擾的人士,其實很難要他們出門口,網上對他們來說,可能是個更好的途徑。」不過,因為需要資源配合,而且難以取代面對面直接解決的好處,所以未必全部治療都可以轉為線上。
拆解7大音樂治療迷思
大眾對於音樂治療可能都很困惑,不了解音樂治療與普通聽音樂感到很「療癒」的分別;又或即使對音樂治療有興趣,但不知如何成為音樂治療師。到底何謂音樂治療?成為音樂治療師又有什麼條件及出路?就讓註冊音樂治療師Kingman鍾敬文告訴你吧!
Copyright © 2024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Copyright © 2023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目錄
1. 「什麼是音樂治療?」
簡單來說,音樂治療是以心理學為根基,透過音樂做研究和經臨床過程,以受助者為中心的一種介入方法, 解決受助者在身心機能上的需要。許多研究都顯示音樂可以增強5方面,包括認知、社交、溝通、體能和情緒功能,幫助早產嬰兒、特殊需要兒童(SEN)、癌症患者、精神病復康人士、認知障礙症患者等有需要人士。
2. 「識演奏樂器/唱歌就可以做音樂治療?」
當然不行!Kingman指音樂治療必須要由註冊音樂治療師進行,因為每個人對於不同音樂的反應不一,錯用方法的話,音樂有機會令到受助者的情況更差。音樂治療整個過程,首先需要評估個案,再定立以音樂為工具的治療方案,之後再評估成效及調整。
3. 「成為音樂治療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?」
Kingman指一般的音樂治療師需要有基本心理學知識,例如先修讀心理學或護理學等本科生課程,考取8級樂器演奏的資歷,報讀音樂治療碩士課程,而課程要求學生主修和副修樂器各一,並且要懂得即興演奏、寫歌以及自彈自唱,再經過約2年時間的實習過程。完成碩士學位後,便須在當地申請專業註冊,部分國家(如美國)會要求申請人參加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,其後才能擁有專業資格。
不過,Kingman笑言自己雖然未有取得8級樂器演奏的資歷,但是在自彈自唱、寫歌方面下苦心,同樣可以在面試期間突圍而出,成功被大學錄取。
4. 「音樂治療需要哪些樂器/工具?」
一般音樂治療都會用到結他和琴這兩種實用的樂器,並視乎對象而選擇樂曲,如果對象是長者的話就可能會彈唱鄧麗君的名作,而對象是青少年的話,可能就會變成彈唱林家謙的歌曲。由於Kingman較常接觸流行音樂,所以他指自己在彈唱時會比自小學古典音樂的同學更快上手。
其他音樂治療工具
- Rainstick(雨聲器)
- Ocean Drum(浪聲鼓/海鼓)
- 非洲鼓
- Bunne結他
- Rain Bell
5. 「療癒vs治療?」
坊間常說的聲頻治癒、音叉療癒、ASMR等,與音樂治療有什麼關係呢?Kingman指雖然有些人可能聽到這些聲音會覺得很療癒,亦可以視之為工具之一,但其實未有足夠的研究證實有效,未必達到「治療」的目標。
6. 「對比起其他治療方法,音樂治療有什麼特色?」
一般人最常聽言語治療、職業治療、藝術治療等,相比起音樂治療,Kingman表示最主要有3大特色。首先,當然是針對一些對音樂有興趣的受助者,音樂對他們來說就有極大的幫助;其次,就是對一些難以表達自己情緒的受助者,他們需要透過非言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;此外,有不少言語障礙的受助者,無法聽聲或說話,但是音樂治療除了有聲音,也有震動和節奏,適合聽障或語言障礙、中晚期認知障礙患者、自閉症人士等透過音樂治療達到治療目標。
7. 「受助者會否因而依賴音樂?」
Kingman表示會因應個案需要,最後希望將音樂拿走,受助者仍能如常生活。他分享曾經有患者感到不快樂或者有身患痛症,於是採用Rainstick的落雨聲,幫其沖走身邊的不快和痛感,當時患者感受到好像有一堆金粉散落在身體,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,患者已經可以靠想像,合上眼回想Rainstick的聲音,達到相同的效果。當然,如果受助者在完成治療後,覺得該音樂播放清單令自己更有動力,而又不會影響其日常生活,就不需要刻意拿走音樂。
用音樂記錄內疚感 再重生做人
音樂記錄了我們的生活點滴,亦記錄了人生的重大轉變,當中有喜有悲。Kingman分享到曾經有一名青少年因為吸毒被判需要在戒毒中心住1年,期間嫲嫲過身,卻無法見她最後一面,回想當初嫲嫲多番勸他不要吸毒,令他極之內疚,久久無法釋懷,更加不知日後如何面對家人。當時沒音樂和言語可以表達到他的感受,於是將內心的情緒轉化成為一首新歌,除了懷念嫲嫲對他的影響,也是勉勵日後的自己。
用音樂與女兒溝通 初見其笑容
遠在天邊,無法相見,但即使近在身邊,還是無法溝通。女兒出生就因為黃膽病而經常要住醫院,還需做手術。身為媽媽當然心痛不已,同時又不知道如何跟只有4至5個月大的女兒溝通,經朋友轉介個案就交到Kingman手上。因為初生嬰兒不懂生字,Kingman就叫這位媽媽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兒歌,然後拿走歌詞,改為用「Oh」聲來哼出音樂,再加上手鈴,吸引她的女兒望向自己,並按女兒的呼吸和反應改變節奏,令到原本醫院冷冰冰的氣氛頓改。相信音樂與生俱來就可以令人與人之間有互動,這位媽媽表示這是她第一次真實看到女兒的笑容,給予了她力量,鼓勵自己不可放棄,要堅持下去。
Stand by me
最後,Kingman以《Stand by me》一歌作結,認為音樂治療並非一條方程式,只要A+B就可以達到C的目標,音樂治療師絕對不是什麼高高在上、神聖的職業,而是以同行者的角色,陪伴受助者。無論治療目標是身體復康還是情緒支援,最重要的元素是有「愛」,音樂治療是與人互動的工作,透過建立治療關係,可以將「愛」帶到去受助者及其家人身上,渡過這段艱難的時間
延伸閱讀:
【社企放大鏡】兒童粵劇好老土?自編英語戲曲讓小朋友邊學戲邊學英文
【社企放大鏡】STEM教育只適合理科生?收銀要識Coding?Codesmine同你拆解STEM!
【社企放大鏡】小學生為何要上情緒課?Rita拆解正向教育3大迷思
其他人還看了……
中學排名 呈分試 升中面試 英文補習
大學收分 Jupas 副學士 DSE筆記
大學五件事 私補價錢 Ocamp 暑期工
生日好去處 IQ題 任坐Ca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