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公移山 語譯

【文言文急救】《列子》〈愚公移山〉全文語譯、主旨及寫作手法分析

studentconversion
tutor registration

文言文好難掌握?Tutor Circle 尋補 小編整理了熱門文言文《列子・湯問篇》〈愚公移山〉全文語譯、重點注釋、主旨、段落大意、敘事及修辭手法等文言文分析,方便中學生們溫習,一文看清《列子•湯問篇》〈愚公移山〉的語譯、注釋、主旨、段落大意及寫作手法等溫習重點。


👉🏻更多文言文語譯筆記

1. 全文語譯

環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萬仞。本在冀州之南,河陽之北。

太行及王屋兩座山,佔地方圓七百里,高七、八萬尺,本來在冀州的南邊,黃河北岸的北邊。
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懲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聚室而謀曰:「吾與汝畢力平險,指通豫南,達於漢陰,可乎?」雜然相許。其妻獻疑曰:「以君之力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且焉置土石?」雜曰:「投諸渤海之尾,隱土之北。」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,叩石墾壤,箕畚運於渤海之尾。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,始齔,跳往助之。寒暑易節,始一反焉。

北山有一位「愚公」,年近九十歲,面對着山居住。(他)苦於大山北面堵塞交通,出入都要繞路。於是他集合全家來商量說:「我跟你們盡全力剷除險峻的大山,使道路一直通往豫州的南部,到達漢水南岸,可以嗎?」大家紛紛贊成。他的妻子就提出疑問說:「憑您的力量,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剷平,又怎能剷平太行、王屋這兩座山呢?況且土石可以放到哪裏去呢?」眾人紛紛說:「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去,隱土的北面。」於是愚公率領了能挑擔子的三個人,鑿石開墾土地,用箕畚裝了土石運到渤海的邊上,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,才七、八歲剛剛換牙,也跳跳蹦蹦前去幫助他們。冬夏換季,才往返一次。
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:「甚矣,汝之不惠。以殘年餘力,曾不能毀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」北山愚公長息曰:「汝心之固,固不可徹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雖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孫,孫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孫;子子孫孫無窮匱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」河曲智叟亡以應。

河灣上的一位聰明的老者譏笑愚公並制止他,說:「你太不聰明了!憑你殘餘的年紀和剩下的力量,連山上的一棵草也毀不掉,又怎能處理泥土和石頭呢?」北山愚公長嘆說:「你思想頑固,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,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。即使我死了,我有兒子在;兒子又生孫子,孫子又生兒子;兒子又有兒子,兒子又有孫子;子子孫孫沒有窮盡,然而山不會增加高度,何用擔心挖不平?」河灣上的智老頭沒有話來回答。
操蛇之神聞之,懼其不已也,告之於帝。帝感其誠,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,一厝朔東,一厝雍南。自此,冀之南,漢之陰,無隴斷焉。
手裏拿着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,怕他會做個沒完沒了,告訴了天帝這件事。天帝感受到他的誠意,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負着兩座山,一座放在朔東,一座放在雍南。從此,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,沒有高山阻隔了。

愚公移山 語譯
愚公移山(網上圖片)

 



2. 重點注釋

七百里」(方:指面積。)
「高萬」(仞:古代長度單位,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。)
「年九十」(且:副詞,將近。)
「懲山北之」(塞:阻塞。)
「出入之也」(迂:曲折、繞遠。)
「吾與汝畢力」(畢力:用盡全力。險:險峻的大山。)
雜然」(雜然:紛紛的樣子。許:贊同。)
「鄰人京城氏之妻有遺男」(孀:孀妻,寡婦。遺男:遺孤,單親孤兒,遺腹子。)
「始」(齔:換牙,兒童乳齒脫落後重新長恆齒。始齔表示年齡約七八歲。)
「懼其不」(已:停止。)
「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」(夸娥氏:神話中力氣很大的神。)
 


Copyright © 2023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Copyright © 2023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
3. 主旨

通過愚公成功移山一事,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,持之以恆,堅持不懈的道理。
 

4. 段落大意

第一段:寫太行、王屋二山的面積、高度和地理位置。意在襯托移山的艱難。愚公要移山,山越高大,移山的任務愈艱巨,愚公的品質也就愈突出。這是故事的背景,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筆。
第二段:寫愚公主張提出移山,家裡人提出運土方案,率領幾人便馬上開始行動。
第三段:寫愚公對智叟的駁斥,這是情節的發展。愚公和智叟的對話是全文的核心,愚公堅信可以移山。智叟目光短淺,阻止愚公移山。
第四段:寫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,派神將山背走了,愚公的願望實現了。
 

5. 寫作手法

5.1. 古今異義

1. 指
古義:直,一直
今義:手指(名);用手指(動)
2. 曾
古義:連……都
今義:曾經
3. 毛
古義:草木
今義:毛髮
4. 陽
古義:山之南,水之北
今義:太陽
5. 陰
古義:山之北,水之南
今義:陰天
6. 諸
古義:之於
今義:各個、許多
7. 息
古義:嘆氣
今義:休息
8. 已
古義:停止
今義:已經
9. 懲
古義:苦於
今義:懲罰
10. 荷
古義:挑
今義:蓮花,又稱荷花、芙蕖、鞭蓉、水芙蓉、水芝、水芸、水旦、水華等。
 

5.2. 活用詞性

1. 險:形容詞作名詞之用,險峻的大山。
2. 箕畚:名詞作動詞之用,用箕畚裝石土。
3. 面:名詞作狀語之用,面向著。
3. 苦:形容詞作動詞之用,愁。
 

5.3. 一詞多義

1. 其

  • 「懼不已也」、「帝感誠」(代詞「他」)
  • 妻獻疑(他的)
  • 如土石何(助詞,加強反問語氣)

2. 之

  • 以君力(的)
  • 雖我死(助詞,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)
  • 於帝(代詞,代指事「這件事」)
  • 跳往助(代詞,代指人「愚公」)

3. 且

  • 九十(「快將」之意)
  • 焉置土石(「況且」之意)

 

5.4. 通假字

1. 通豫南
「指」通「直」,指「一直」。
2. 寒暑易節,始一焉。
「反」通「返」,指「往返」。
3. 甚矣,汝之不
「惠」通「慧」,指「聰明」。
4. 河曲智叟以應。
「亡」通「無」,指「沒有」。
 
5. 一雍南。
「厝」通「措」,指「放置」。
 
6. 無斷焉。
「隴」通「壟」,指「高地」。
 

5.5. 對話運用

第一段:愚公聚室而謀,提出移山之問題。
第二段:愚公的妻子向愚公提出疑問,質疑他的力量微薄、如何移山;接着「雜曰」將泥土投到渤海之尾,隱土的北方,是愚公的回應。
第三段:河曲智叟帶有嘲弄語氣的說話,質疑愚公的行動;然後愚公以「子子孫孫,無窮匱也」回應。
每段說話都是移山情節之轉換,與文章之波瀾密切相配,最終目的也是突顯愚公形象和個性,足見其對話運用之妙。
 
「十二篇範文」語釋及分析👇🏻 

  1. 司馬遷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  2. 《論語》〈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〉
  3. 孟子《魚我所欲也》
  4. 荀子《勸學》(節錄)
  5. 莊子《逍遙遊》
  6. 韓愈《師說》
  7. 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
  8.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  9.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
  10. 蘇洵《六國論》
  11. 詩詞-唐詩三首
  12. 詩詞-詞三首
👉🏻 即睇【DSE攻略】中文精讀筆記大全+溫習方法+答題技巧!

👉🏻 即睇【DSE中文卷一】閱讀理解考試攻略:12篇範文+文言文+答題技巧


 
參考資料

*此文章由 Blogger個人/編輯團隊 分享並僅供參考,意見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誌立場,Tutor Circle 尋補 對信息或內容所招至的損失或損害,不會承擔任何責任。


尋補?Tutor Circle!

其他人還看了……

中學排名  呈分試  升中面試  英文補習
大學收分  Jupas  副學士  DSE筆記
大學五件事  私補價錢  Ocamp  暑期工
生日好去處  IQ題  任坐Cafe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