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又稱冬節,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,與夏至相反,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日,今年的冬至在12月22日,冬至除了要和家人相聚一堂、吃團圓飯和湯圓外,還有甚麼傳統習俗和食物呢?這些習俗又是怎樣來的?背後有甚麼意義?以下讓 Tutor Circle 尋補 為你介紹吧!
目錄
1. 冬至意義
冬至又稱冬節,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,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。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在古代民間有「冬至大過年」的講法。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有在細節上的差異。在中國南方地區,有冬至祭祖、宴飲的習俗。在中國北方地區,每年有吃餃子的習俗。
2. 冬至天氣
冬至這天,白晝雖短,但是在氣象上温度並不是最低。實際上由於地表尚有「積熱」,冬至前通常不會很冷,真正的嚴寒在冬至過後。冬至標誌著天氣即將進入寒冷時節,民間由此開始「數九」計算寒天。(民諺:「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數九」)
3. 冬至習俗
3.1 吃湯圓
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,在江南尤為盛行。「湯圓」是冬至必備的食品,「圓」意味着「團圓」、「圓滿」,冬至吃湯圓又名「冬至圓」。民間有「吃了湯圓大一歲」之説。
Copyright © 2024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Copyright © 2023 Tutor Circle 尋補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此文章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3.2 吃番薯湯果
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,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。「番」和「翻」同音,在寧波人的理解中,冬至吃番薯,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「翻」過去。而湯果也被叫做圓子,取其「團圓」、「圓滿」之意。寧波也有「吃了湯果大一歲」的説法。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,習慣加酒釀,酒釀也叫「漿板」,「漿」又跟寧波話「漲」同音,取其「財運高漲」、「福氣高漲」的好彩頭。
3.3 吃餃子
北方許多地區,每年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,因為餃子有「消寒」之意,至今民間還流傳着「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」的民諺。
4. 冬至養生方法
冬至過後,各地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,人們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添衣服,注意保暖;室內要通風換氣,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,另外,可以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,如蓮子、芡實、薏仁、赤豆、大棗、銀耳等,亦要保持暢達樂觀,適當進行鍛鍊。
5. 冬至進補忌事
冬至進補忌虛實不分。中醫的治療原則是「虛者補之」。不虛的人只需正常飲食就可以了,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。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「補虛益損」,而虛又分氣虛、血虛、陰虛和陽虛四種,各有各不同的補法。補藥也不是多多益善,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。
延伸閱讀:
【寒露2022】24節氣意思、必吃養生食物、保養方法一文看
【秋分2022】24節氣日期、意思、當造食物、注意事項一覽
其他人還看了……
中學排名 呈分試 升中面試 英文補習
大學收分 Jupas 副學士 DSE筆記
大學五件事 私補價錢 Ocamp 暑期工
生日好去處 IQ題 任坐Cafe